尤其是在国内折弯机模具时,在加工折弯机模具时,首先要看折弯机模具的整体结构尺寸,并留出一定的下料余量。成品模具材料外包段可进行加工,以获得更好的密度。上述介绍被称为模坯。初始操作完成后,需要在龙门铣上完成整个模具,然后用龙门刨床刨出图纸要求的尺寸。了解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一步,也有必要记住在磨床上完成加工。此时,应进行一定量的余热处理。此时生产的模具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变形。精冲模在以下时间分段后,将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操作。然后为了使折弯机模具看起来更亮,整个折弯机模具将经过这样的操作步骤。在整个过程中,这样的步骤一个接一个是必不可少的,折弯机模具将真正创造出来。
在日常生产中,小型折弯机使用越来越频繁,因为它们非常灵活,可以自由弯曲。就自由弯曲而言,凸模和凹模加工成85°或更小(越小越好)。使用这组模具时,注意冲程底部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,以及足以补偿回弹并使材料保持在90度左右的过度弯曲。通常,小折弯机上自由弯曲模具产生的回弹角≤2°,弯曲半径等于凹模开口距离的0.156倍。
有底凹模弯曲时,模具角度一般为86°~90°。在冲程的底部,凸模和凹模之间应该有一个稍大于材料厚度的间隙。由于有底凹模弯曲的吨位较大(约为自由弯曲的4倍),成形角得到改善,这降低了通常在弯曲半径范围内引起回弹的应力。冲压弯曲与底部凹模弯曲相同,只是凸模前端加工成所需的弯曲半径,行程底部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小于材料厚度。由于施加了足够的压力(大约10倍的自由弯曲)来迫使冲头的前端接触材料,所以基本上避免了回弹。为了选择最低吨位规格,最好计划弯曲半径大于材料厚度,尽可能采用自由弯曲法。当弯曲半径较大时,成品零件的质量及其未来使用不会受到影响。